索引号: | WC6307000-2024-011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局 |
生效日期: | 2024年02月26日 | 文 号: | 嘉环〔2024〕5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嘉环〔2024〕5号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各下属单位,各街镇生态环境部门:
《2023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已经局党政班子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2月26日
2023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区生态环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嘉定。
2023年,区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为313天,同比减少14天,优良率为85.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8%;3个国考断面和18个市考断面全部达标,优III类水质断面比例100%;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一、主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见行见效
1.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结合五大新城的优惠政策,从环评等级、审核环节、规划环评、宣传服务等方面保障市中医医院、S5南门节点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围绕排污许可提质增效主线,全面完成排污许可证“双百”工作,完成排污许可证质量审核210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242家。深入落实“一网通办”,对环评、排污许可、辐射安全许可与夜间施工行政许可的受理及审批实行全程网上办理,开展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试点工作,全年共审批环评项目207个、排污许可证506个、夜间施工行政许可49件,对67个项目开展环评技术评估工作。
2.强化污染物总量减排。通过重点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等多种途径,大力挖掘减排潜力,并建立区级指标库。目前,我区经国家和市局核定的减排量为化学需氧量721.71吨、氨氮449.32吨、氮氧化物217.79吨,挥发性有机物411.81吨,四项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2023年累计减排目标。
3.助推碳排放市场。编制《嘉定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推动嘉定氢能港入围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产业园区试点名单。配合市局做好碳排放纳管企业管理,完成35家上海碳市场纳管企业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二、协同推进,落实绿色低碳建设有序有力
1.推动规划计划落地。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迈向建设美丽嘉定新征程的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形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合力。统筹推进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收官,101个项目按期完成。有序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结果达到预期。
2.开展低碳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嘉定新城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印发嘉定新城远香湖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实施方案,33个重点项目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安亭镇安勇社区、马陆镇众芳社区德富二坊被列为本市2023年低碳社区创建名单。
3.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发挥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制定下达嘉定区“无废城市”指标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定期调度、统筹推进各项指标任务。印发《嘉定区“无废细胞”创建评估管理规程(试行)》等文件,完成两批次合计173个“无废细胞”创建。研究嘉定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规划,推动10项年度重点任务按期完成,47项创建指标中有25项指标优于2025年目标值,指标完成率53%。
三、统筹谋划,污染防治攻坚久久为功
1.打好蓝天保卫战。启动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形成2023-2025年任务清单,持续开展夏季O3和秋冬季PM2.5攻坚行动,完成重污染天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开展涉VOCs废气无组织排放专项整治,共检查相关企业476家,76家有问题企业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完成390家企业VOCs2.0减排量核算核查和专项补贴审核,动员14家企业涉及的20套VOCs简易治理设施开展精细化管理试点工作。强化源头管控,推进移动源污染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属地化监管、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完成柴油车路检路查939辆次、入户检查521辆次,发现超标排放行为4起。受理审核非道路移动机械3232台,累计核发环保标志14600块,检查机械404台,开展尾气抽测748台。加强扬尘面源污染防控,强化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审核与执法应用,建立健全问题发现与移送机制,对经审核发现的3起扬尘在线监测数据超标行为立案查处,对2起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异常情况函告相关部门处理,对全区道路扬尘移动监测数据实行当日通报供区绿化市容局开展溯源排查与问题整治,充分发挥道路扬尘移动监测体系的预警和辅助治理作用。
2.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全区累计完成1881.96公里河道排查、监测、溯源,占全区河道岸线总长度的92.67%,累计发现排口43801个,累计溯源排口40590个,累计发现问题排口1379个,累计整治排口244个。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力度,每月开展32个区考断面水质监测,按期通报全区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为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预警监测保障。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编制《嘉定区应急(临时)取水口周边污染源监管和水质监测工作方案》《嘉定区应急(临时)取水口所在河道“一河一图一策”风险应急预案》,加强3个应急取水口及上下游周边区域环境监管,明确应急(临时)取水口启用期间生态环境监管要求,防范环境风险,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3.打好净土保卫战。清理整治历史遗留固废堆点,全面完成安亭混合垃圾堆填区域应急处置工程;稳步推进南翔新裕村陆家宅施工场地刺鼻异味处置工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管理,推进16个地块纳入优先监管地块清单。强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坚持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一商”地块为重点,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管控要求,坚决杜绝违规开发利用,有效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等报告59份,出具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意见212个。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理,动态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推进企业内部加油站埋地油罐改造工作,共发现9口报废监测井,累计发现46口,均已落实回填工作。
4.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抽测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农污设施督促其整改,做好137条村级河道水质监测抽测。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编制《嘉定区农田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实施方案(2023-2025年)》,稳步推进我区农田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工作,评估农业面源污染环境影响。加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制定印发《嘉定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方案》,组织对区内在产和关停的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开展排查、整治、补缺和动态更新。
四、强化举措,突出问题整治务求实效
1.坚决落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按计划统筹推进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市级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全年完成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22项(其中我局牵头的7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余3项仍在推进中;完成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4个点位整改(其中2022年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1个、2023年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3个)。并举一反三,持续开展两违企业整治、建设领域扬尘污染控制、建筑垃圾监管、巩固中小河道治理成效等整治工作。
2.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效能。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综合施策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效能的实施方案》,确保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常态化、持续化。牵头绿容、水务、建管等部门,针对历年督察及警示片发现问题开展全覆盖专项复核,累计复核点位401个,发现问题140个,完成整改139个。同时,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摄制2023年区级生态环境警示片,加大问题曝光力度,强化面上警示震慑作用。
五、扩点拓面,生态环境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1.加强污染物治理能力。持续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印发《2023年嘉定区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明确2023年工作目标和要点,梳理执法、监测计划,理顺辐射安全监管职责。做好辐射许可审批,办理辐射许可139件、放射源进出口备案22件,开展许可核查70次。贯彻落实《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编制《嘉定区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圆满完成我区298家相关企业的信息申报和审核。
2.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一是严格履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定《2023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印发《环保知识百问百答(2023中英文对照版)》。二是加强法治建设,配合完成嘉定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通过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召开集体案审会议等方式强化执法监督,全年累计集体审查环境违法案件57件,举行听证27次,受理陈述申辩10件。三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做好线索核查、鉴定评估、鉴定评估,共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5起,赔偿总金额约为8473.81万元。
3.守住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底线。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分级分类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结合企业自查情况开展现场评估,完成评估255家。开展重点产废单位积极推进电子地磅、电子标签等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工作,29家重点监管单位已完成设备接入,其余企业均在安装接入过程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排查,针对辖区内所有产生、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企业的危险废物贮存情况、转移情况开展检查,共排查企业3446家,发现并整改完成问题隐患816处。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对重点环保设施、有限空间等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督促指导企业切实落实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共排查企业2289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83处。
六、守正创新,现代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1.深化管执联动机制。全面树牢“大环保”理念,推进部门间的“管执联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污染源管理职能融合,激活污染源监管“神经末梢”。印发《关于规范移交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线索的指导意见(试行)》《嘉定区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作机制的实施细则》,规范本区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线索移交程序,强化日常监管和服务指导,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拓展深化行政执法“责任田”模式,注重实战实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执法+在线数据解析+第三方技术辅助”的新型执法模式,积极运用无人机巡查、走航监测等技术提升执法效能。2023年,围绕水、气、固废、土壤、辐射等领域,共开展44项专项执法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411批次、3896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2241户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1件,罚款金额1000.9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470元,办理案件中涉及移交公安追究刑责案件2件,查封/扣押4件。共受理人民来信、来电、来访1113件,其中“12345”市民热线信访件920件,办结率100%。
3.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效能。精准服务环境管理,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监测业务能力水平,全面推进各项监测任务实施,共获得各类监测数据8.7万个。提升预测预警水平,深化网格化、特色化监测,拓展特征因子监测能力,推进空气质量数据实时更新发布,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强化质量管理机制,动态跟踪资质认定管理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规范社会化服务机构行为,对在我区开展环境监测的32家社会化服务机构现场采样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4.加大生态环境宣传力度。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主题宣传,围绕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结合无废创建和低碳理念,举办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形成了“路面有宣传、短信有群发、网络有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宣传模式。推动环保业务培训,重点对涉一类污染物排放企业管理和执法要点、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和新国家技术规范、危险废物及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要点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等开展宣贯和培训,共开展各类环保培训38场次,培训2682人次。持续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我区13家污染治理设施单位通过网上预约、主动邀请等方式,共开展向公众开放活动242批次,开放人数9665人,其中青少年参观场次84场,参观学生共3417人。
5.办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023年,我局共收到区人大代表建议4件、区政协提案2件,合计6件,其中主办件2件,均按时保质顺利办结,及时主动公开办理结果,办理态度和办理结果均获得代表委员的双满意。我局被评为2023年度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表扬单位。
七、党建引领,干事创业氛围不断向好
1.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见效。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在生态环境系统全覆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时切实把主题教育同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整改落实等有机结合,针对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领导班子累计开展调查研究90次,形成调研报告6篇,完成整改整治问题5个,不断将学习成效更好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2.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2023年,根据区委部署,全力做好市委巡视工作。市委巡视反馈后,我局牵头整改督察整改成效不牢固、环境污染问题以罚代管等3项巡视反馈问题,通过研究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狠抓推进落实,按期完成了各项整改工作。大力推动区委巡察整改工作,成立了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巡察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三清单”,25个反馈问题均已按期完成整改,新建、修订各类制度11个。
3.加强队伍人才建设。注重干部选育管用,开展生态环保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全体干部的履职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力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聚焦生态环境重点工作,以科研项目、技术比武、监督帮扶等带动人才梯队建设,持续锻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2023年,我局行政执法履职评估工作被市级部门评定为A级,全市排名第二;我局获评生态环境部2022-2023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表现突出集体,1名同志获评突出个人;环境监测站荣获2023年度上海市环境监测系统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1名同志获评第三批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名同志获评拔尖人才。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夯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各部门层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先后完成提升办案质量、提升扬尘治理、提升党建工作等6个责任项目。毫不动摇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把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始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三型支部”建设为抓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持续加强党员培养教育,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积极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建立“我嘉环境”青年宣讲队。夯实统一战线,主动联系服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坚持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发展合力。
2024005关于印发《2023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总结》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