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C6307000-2019-21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局 |
生效日期: | 2019年04月20日 | 文 号: | 嘉环发〔2019〕21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嘉环发〔2019〕21号嘉定区环保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 2019年工作思路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文件
嘉环发〔2019〕21号
嘉定区环保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
2019年工作思路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指导下,区环保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民心所向,聚焦源头治理,突出严字当头,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及大气、水专项计划为抓手,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所有环境考核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
一、2018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强化部署落实,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发展区域环境基础设施
2018年是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年,区环保局牵头起草了《嘉定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区政府批转印发执行,牵头制定《嘉定区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街镇重点任务清单》,细化任务目标确保全区环境保护任务统一部署、统一落实。
本轮计划涉及水、大气、土壤、固废、工业、农业农村、生态、循环经济、能力建设、环境监管执法等10个专项领域,共计116个项目,其中市级项目75个,区级项目41个。2018年已启动项目115项,启动率为99.1%,完成项目14项。由区建管委作为责任部门的“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项目因不具备启动条件已调整为“合乘车道建设”,计划于2019年启动实施。
(二)坚持真抓实干,深化推进各领域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全年AQI指数优良天数累计为285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率为78.1%;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较同期下降6微克/立方米)。18个市考断面中达标14个,达标率77.8%,顾浦河-安亭水厂和吴塘-泰顺路桥断面因施工监测数据不纳入考核;苏州河-黄渡国考断面达标。
1、水污染防治
2018年,区环保局围绕《嘉定区打好碧水保卫战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职责分工有序推进黑臭河道治理及水环境断面达标工作。一是启动苏四期范围内工业企业整治,根据前期排查的结果,完成对70家采用直排或抽运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整治。二是跟踪监测河道水质。对全区246条黑臭河道开展每月2次监测,其中69条建成区内黑臭河道每月监测4次,同步开展巡河工作。三是强化水环境属地责任,初步形成《嘉定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同时加大考核断面支流整治力度,明确苏州河-黄渡断面13条一级支流以及18个市考断面67条支流的整治达标要求,并纳入对街镇和村居的考核。
2、大气污染防治
围绕《嘉定区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明确的各项责任任务,聚焦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一是完善大气治理机制。制定《嘉定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8-2022)》、《嘉定区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方案》及《嘉定区深化“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区域重点任务及各职能部门在各自领域的污染防治责任。二是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140余企业实施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与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实施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完成86台锅炉的提标改造。启动实施“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已完成企业整治260多家。三是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和进口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全区205家企业纳入应急减排名单,编制形成区域限产、限污、停产工作方案,切实保障特殊时期的大气环境质量。
3、土壤污染防治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全区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开展土壤详查,目前已经完成入户调查和初步采样工作。同时,持续实施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已完成54块场地环境调查的备案工作,经确认无污染的场地可进入土地流转环节。
4、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针对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问题,联合区绿容局出台了《关于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管理及收运处置工作的通知》。通过多方协同推进,基本实现本区不可利用类的一般工业固废进入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掺烧。同时,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推动在安亭镇、马陆镇及嘉定工业区试点建设危险废物收集中转平台。
(三)实施精准发力,努力推动全过程管理,有效提升“三监”联动水平
1、严格项目管控
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将新项目纳入到事中事后监管名单。持续推进市区两级重大项目,推动湿垃圾和建筑垃圾项目等市区两级政府重点项目落地,共完成项目准入97件,环保意见审查105件。全年共完成各类行政许可365件,均在承诺的审批时限内办结,办结率为100%。
2、保持执法高压
加大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力度,及时做好抽查结果的社会公开,合理调整抽签策略和抽签比例。结合2018年嘉定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加强对重点企业、特殊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同时,围绕治污攻坚,开展化工污染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等专项执法。全年共出具处罚决定书166个,罚没金额累计3255.59万元,查封扣押4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10件。积极调处各类环境矛盾2541件。
3、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进一步完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以“常规因子监测自动化”为目标的自动监测体系。全年先后完成了外冈北龚村空气中重金属在线监测设备和嘉定方泰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设备、安亭汽车城(VOCs)在线监测系统、恶臭在线监测系统等项目的验收。
4、加大环保宣教力度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组织各街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2018年度环境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将政策解读、技术指导、业务理论讲解等内容以会议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输送给企业,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175场,培训人数13922人。
(四)突出改革攻坚,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逐步精细生态环境管理
1、推动“放管服”工作
结合大调研大走访、环评审批改革等工作,制定出台《嘉定区环保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举措的通知》,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同步对微量排污指标审批实行简化,对各项总量指标均低于一定限值的新改扩项目简化总量审批程序。今年审核新项目84个,其中豁免项目63个。2018年合计已使用总量指标COD1.1吨、氨氮0.1吨、烟粉尘4.02吨、发挥性有机物9.47吨。完成今年总量减排目标。
2、清查污染源底库
全面铺开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区共选聘普查员462人、普查指导员168人,并专项拨款预算资金1370万元用于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区普查工作组对国家、市普查办下发的工业源、生活源锅炉、农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底库内的污染源进行筛选,做到一一响应,并结合日常环境监管和现场清查发现,将新增污染源纳入清查名录库。2018年7月4日,全区顺利通过了国家普查办清查阶段的质量核查。年底前已完成入户调查。
3、强化“三线一单”约束
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划定本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强化区域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理。6月,嘉定区成立了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协调小组,由蔡潇飞副区长担任小组组长。协调小组推动下,年底前我区“三线一单”的划定已完成初步方案。
(五)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1、“四责协同”闭环实施
一是切实落实“2+N”会议制度。局党组于3月23日召开了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环保系统2018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同时,根据局纪检组动议,不定期举行专题会议12次,研究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巡察问题整改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形成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链。局党组与班子领导签订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责任书,确保责任应知尽知。各部门进一步扩大责任签约范围,与基层干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承诺书,推动责任传导,确保层层担当。三是突出抓好项目化分责。制定印发《嘉定区环保局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的通知》,确定了9个重点责任项目,每个项目均形成“三清单”,并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年底,9个重点责任项目已全面完成实施。
2、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细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学思践悟新思想,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按期完成4个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逐步规范离退休党支部建设。严格党费管理,公开、透明缴纳和使用党费。二是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飞扬青春 廉洁在我心”故事汇演、参观外冈游击队纪念馆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三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统筹好党员发展数量、质量和结构,精准科学培养和发展党员。年内区环境监测站支部将1名优秀团干部吸收发展为预备党员。四是推动组织争先创优。围绕环保领域和职能,深入开展“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党员签订责任书,引导党员履职尽责,今年局污染防治科被评为“创先争优”项目先进团队。
3、廉洁建设全面强化
结合区委巡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梳理行政权力清单和重点廉政风险点,并专题研究,抓好各位问题的整改和风险防范措施,先后出台了《嘉定区环境保护局谈心谈话制度》、《嘉定区环境保护局科级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制度。同时,紧盯各部门岗位风险,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针对执法中的规范性问题,明确了执法责任落实流程,落实ipad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强化监管;针对采购中的风险问题,完善了内控管理制度,并对于非政府采购平台的采购,实行电商平台采购,确保价格透明化;针对项目审批中的权力监管问题,邀请律师开展廉政座谈,实施环评审批批复移交制度。
4、调研走访全面铺开
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大调研大走访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充分考虑环保主责主业,对重点、难点企业开展基层走访,通过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企业的所需所想;另一方面对本单位审批窗口、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部门开展换位体验,发现和解决工作短板、服务盲点和作风问题。全年共共计开展大调研大走访1782次,其中,调研走访企业877家、社区居民810户,农户53户,其他村、事业单位走访42次。加强问题过程管理,制定《嘉定区环保局大调研大走访问题流转单》及《嘉定区环保局大调研大走访问题处置单》,落实问题闭环,确保件件有结果。根据问题处置情况,同步制定好“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制度清单”。经调研及提交转办,共收到问题478个,合并后问题135个,其中,解释说明19个,建议采纳1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区环保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抓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统筹和深化各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努力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形成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逐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对标看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提质
1、旗帜鲜明,守好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
一是抓好新思想学习。紧贴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制定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学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等。以支部为阵地,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坚持正确舆情舆论导向。严格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程序,紧跟区级“上海嘉定”、市级“上海环境”、国家“生态环境部”等公众号动态,及时发布主要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理论、重大社情民意等信息。加强形势研判,定期对出现在网上涉及环保反映集中、热烈的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通报舆情事件,即时开展舆情工作应对。
2、压实责任,发挥“四责协同”联动效应
一是压实责任传导。继续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建立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推动党的建设落实到一线工作上。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好各部门、各支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职责和路径方向,确保责任层层落实。二是延伸基层党组织。实施过程监督,每季度听取各部门开展“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的推进情况,检查各责任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偏差。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支部的指导检查,通过现场查看工作台账、了解制度建设、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在基层的延伸和落实。三是强化执纪监督。配合和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强化对全局工作全过程、对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全方位的执纪监督,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系统的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
3、强基固本,建设高素质基层组织
一是高标准建设支部。细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严格党费管理,公开、透明缴纳和使用党费。结合生态环境职能,深化支部品牌建设,鼓励支部比学赶超,向“活力型”、“示范型”党支部迈进。二是高质量培养党建骨干。不断发掘党建工作人才,注重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进入党建工作者队伍。全面提升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抓好支部书记的集中轮训,支持党务工作者之间经常性地开展交流学习。探索建立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高效率开展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机融合,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等手段,搭建党建资源共享平台,突出运用于支部学习、远程教育、为民服务等方面,延伸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手臂。
4、创新模式,强化凝聚力工程建设
一是坚持党建带群建。通过带动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加深与基层党员、群众的联系。不断探索和开展新颖的凝聚力活动,把广大党员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深化群众路线。持续实施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确保全年开展走访调研不少于2200次。立足生态环境工作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群众提供环保方面的专业资源和指导。三是探索联动发展。依托党建联建的引领,探索实践与跨省党组织的联动,通过信息共通、治理共抓、队伍共育,有效推动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二)统筹部署,加快实现生态大环保格局
全面落实区委巡察整改要求,严格落实《嘉定区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及《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加快推进生态大环保体系建设。按照市委、区委环保机构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有序完成区级环保机构改革。落实和加强属地环境管理责任,深化街镇环保责任,强化基层问题发现机制和环境保护成果的应用。同时,依托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平台,聚焦环保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完成各项年度项目任务。统筹协调做好中央、市委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整改任务,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措施,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协调推进落实上海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和11个专项行动,继续深化水、气、土等专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一是牵头实施大气污染整治。重点推进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散乱污企业和无组织排放的整治,完成13家重点行业VOCs企业深化治理。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任务,健全空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管控机制。二是配合推进水污染治理。落实《嘉定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碧水保卫战要求,推动水质考核断面、劣Ⅴ类水体综合治理,提前一年实现断面基本达标。按月开展断面水质监测和预警。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完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加强重点企业土壤环境监管,落实重点企业土壤地下水监测要求,继续加强土壤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四是积极加强固废管理。推进《上海市清废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等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水平。
(四)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环保管理机制建设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完善规划环评、“三线一单”等区域性的环评工作与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深入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和审批等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完成5600余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完成档案建库工作,迎接国家核查。贯彻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完成排污许可证年度发放任务,并开展证后监管。加强企业帮扶指导力度,引入第三方力量,推行“环保管家”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提升企业自主管理水平。
(五)合力共治,努力优化环保工作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执法保障。研究完善局系统内及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机制。以危险废物、一类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二是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深化长三角地区大气、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积极推动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重大活动环境保障等重点工作。三是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引导企业落实环境信息公开责任。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加强生态文化培育和普及。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环境保护事务,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2019年4月20日